<
    斗诗分为两种

    第一种,定一个主题,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作诗

    第二种:第一位作诗之后,第二位要接着第一位最后一个字进行。

    一般都会选择第一种方式

    几位殿下都点头表示同意

    “那微臣斗胆跟各位殿下讨要彩头!“陆云展笑眯眯得说到

    “要得,要得!”三殿下楚裴钰见难得如此  ,他知道父王喜爱作词,可自己实在没有这个天赋。便想趁此机会招揽几位进府  ,天天写诗献给父王。

    他看了看楚言城和楚秦轩,嗤之以鼻。要不是这两位比他会作诗,才不会得到父亲的喜爱,尤其是老四!

    “大王驾到!”

    一声太监高昂洪亮的声音差点把众人都吓傻了,连忙起身行礼。

    一个中年男子在一大堆仆从的服侍下,踏步走进!长身玉立,丰神郎朗,眼中泼有刚毅之色。只是头发微微发白。但却额外平添了几分威压与霸气。

    这就是临江王。

    芳菲不禁忍不住偷偷抬头偷窥,这浑然天成威严的气场和压力果然是连楚言城都没办法比的。

    “都平身吧!”声音浑厚洪亮,充满着五分的霸气,四分的威严,以及一分的慈悲。

    众人听命皆起,纷纷入座。

    原来是陈公公看题解答出来了,立马派人回宫禀报大王,并说明了接下来要进行斗诗会。

    临江王听了之后心情大好,当即也要来看这斗诗。

    便起驾来到了永安侯府。

    顺便也要来看看替她解题的芳菲姑娘到底是何许人也?

    “寡人也想看看各位公子们最近学习的如何!这彩头就让寡人来给吧。”

    说罢,掏出一块免死金牌,“谁拔得头筹,便可获得!”

    “这下,在场的人各个都瞪大了眼!纷纷议论起来!”

    这可是一块免死金牌啊!在场的有谁不想要?

    书到用时方恨少。大多在场的公子们都恨自己平时没有好好读书,多做几首诗!

    一旁的陈公公看时机也成熟,看了看临江王的脸色,便上前几步道:“老奴代大王来宣布比赛规则。比赛分为三组,分别由二殿下,三殿下和四殿下为首,其余公子抽签决定在哪位殿下的队伍里,四人一组,一组的成员可以相互讨论一起完成诗作。”

    比赛规则都已经提前制定好了,看来是早有准备。

    至于为何要这样,是想要借此看清各位公子的水平,又怕谁输的太惨。于是4人一组,再怎么说,一队里总有会作诗的。

    “获胜的那一组,全体人员都能获得黄金百两,输的那一组全体人员都要受到惩罚。”

    仿佛是觉得这彩头还不够,陈公公在临江王的授意下,又加了一条。

    噫噫噫,芳菲忍不住咋舌。但是一想到黄金百两要跟自己失之交臂,心里暗暗发疼。

    “启禀大王,林廷尉之子林旭卿因身体抱恙,今日没有到场!这样分配,缺少了一人。”

    临江王听闻随意瞥了一眼观众席,“有哪位爱卿愿意做这个替补?”

    于是该死的楚秦轩又要开始孔雀开屏,做个显眼包了。

    “启禀父王,儿臣想推荐一人!”

    “谁?”

    “这位芳菲姑娘!”

    这下所有的眼光又都聚集到了芳菲这里!仿佛觉得一个女子参加不合理,可芳菲姑娘刚刚连解答两题。也足以证明她才思敏捷,见多识广。

    只要你有能力,任何规则都会为你让路。

    这条法则适用于任何世界!

    “父王有所不知,齐国出的题都是芳菲姑娘解开的!”

    这次他竟然破天荒的没说芳菲是楚言城的幕僚了。

    临江王平静的看着芳菲,眼里获取不到任何信息!

    忽而开口:“芳菲姑娘才华横溢,想必作诗也定又一番作为!来人,把芳菲姑娘的名字写进去!”

    这!!!就这样直接??

    问都没有问过她?要不是眼馋这黄金百两。她怎么可能妥协?

    芳菲又一次感觉道了人为刀俎吗,我为鱼肉的感觉。

    虽然她不怕作诗,她的脑海里有唐诗三百首呢!!

    可真要她作诗了,她却胆怯了,,若这个世界的诗词规则与她原本的世界不一样,该如何是好呢?

    抽签很快就出来了!

    第一组:楚言城  李哲  袁文皓  江流

    第二组:楚秦轩  陆云展  沉寒舟(沉南嫣的弟弟)  纪柏

    第三组  楚裴钰  楚佑宁  泰远  芳菲

    芳菲都要无语了,她是指望不上这两位殿下了。看着泰远,也是个三大五粗的,跟两位殿下关系甚好,看起来就不是读书的料。

    南嫣在观众席上看着这情景,不禁为芳菲感到着急。

    楚言城也担忧,总是时不时地看向芳菲!

    芳菲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坐到了对应的位置上。

    突然,她眼睛一瞥,三殿下手上竟然带着一个银手镯,这手镯的款式,跟前世的前男友的一样,她记得分手前的那一天,他也是带着她它,往事回忆涌上心头,竟有点不能呼吸。

    不行!她必须要得到这个手镯,似乎得到了它就能跟现代有连接了。

    一股信念在她心底油然而生。